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参茸知识>>正文
《我要滋补》— —亚健康及症状
发布时间:2018-03-12 发布者:广东省参茸协会


近年来,伴随人类环境因素、行为和生活因素、生物学因素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的改变,人类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关注也发生了变化,人们的健康观也从既往的“已病图治”重点转为“养生保健,未病先防”。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一项前瞻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,全世界亚健康状态人口的比例已占到75%,真正健康的人口比例只有5%,其危害性已被医学界公认为是与艾滋病并列的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,因此正确认识亚健康状态的内涵、干预亚健康状态、降低发病率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。


亚健康状态是一种多脏器、多系统功能失调的状态,中医学的认识论、方法论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状态,强调“整体观念”,认为人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;人与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;机体的生理状态与脏腑的气化功能密切相关;与社会环境也密切相关,这种认识疾病的思维方法,对于病机复杂的亚健康状态来说,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理论上的优势。防治亚健康状态,中医认为要注重“灌其根、养其本”,采取静心、养性、针灸、推拿、按摩、气功、食疗、药疗等方法对身体阴阳自和的机制和能力进行适当调理。通过对其进行全方位、多途径、多环节的干预使人体达到气血调畅、脏腑协调、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。


药膳“寓医于食”,既将药物作为食物,又将食物赋以药用,药借食力,食助药威,二者相辅相成,相得益彰;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又可防病治病、保健强身、延年益寿。 


根据中医“治未病”理论,调理偏颇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状态的最佳选择。药食同源,根据不同体质类型的亚健康状态人群,采用中医药膳进行针对性调理是改善偏颇体质的重要手段。食疗药膳取材自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与中药,具有无毒副作用、经济、制作服用方便及无创伤痛苦等优点,如何利用中医药膳的特有优势,实现对亚健康状态的有效调理与改善,值得重视和关注。


一、亚健康存在六大高发人群


包括体育人员、司机、领导层人士、影视明星、中年知识分子和写字楼人群等。这些人群的工作和生活都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:


⒈精神负担过重;⒉脑力劳动繁重;⒊体力劳动负担比较重;

⒋人际关系紧张;⒌长期从事简单、机械化工作(缺少外界的沟通和刺激);

⒍工作或生活压力大;⒎生活无规律;⒏饮食不平衡、吸烟、酗酒


二、亚健康的症状表


亚健康状态的表现错综复杂,是由于人们在年龄、适应能力、免疫力、社会文化层次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,较常见的表现为躯体、心里和社会情感适应这三方面的改变。


1.躯体方面表现为慢性疲劳(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)、头昏、失眠、感冒、免疫力降低、出虚汗、心悸、食欲不振

2.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低落、精神萎靡、记化为减退、焦虑烦躁、神经质等。

3.社会情感适应方面表现为冷漠、无望、无助、孤独、自卑、自闭、猜疑、轻率、人际关系不协调、家庭关系不和谐等。


亚健康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精神紧张综合征、离退休综合征、更年期综合征、考试综合征、信息过剩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、肥胖症等若干种。若慢性疲劳综合征不给予足够的重视,进一步恶化就有可能转变成过劳死。若心理或者情感适应方面的问题严重,则可引起自杀、暴力、犯罪等社会问题。


中医对亚健康的主要症状归纳如下:


⒈心病不安,惊悸少眠: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,胸闷憋气,心烦意乱,惶惶无措,夜寐不安,多梦纷纭。

⒉汗出津津,经常感冒:经常自汗、盗汗、出虚汗,自己稍不注意,就感冒,怕冷。

⒊舌赤苔垢,口苦便燥:舌尖发红,舌苔厚腻,口苦、咽干,大便干燥、小便短赤等。

⒋面色有滞,目围灰暗:面色无华,憔悴;双目周围,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。

⒌四肢发胀,目下卧蚕:有些中老年妇女,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,下眼皮肿胀、下垂。

⒍指甲成像,变化异常:中医认为,人体躯干四肢、脏腑经络、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象上称为甲象。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、相似蒜头、剥如竹笋、枯似鱼鳞、曲类鹰爪、塌同瘪螺、月痕不齐、峰突凹残、甲面白点等,均为甲象异常,病位或在脏腑、或累及经络、营卫阻滞。

⒎潮前胸胀,乳生结节: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,四肢发胀、胸部胀满、胸胁串痛,妇科检查,乳房常有硬结。

⒏口吐粘物,呃逆胀满:常有胸腹胀满、大便粘滞不畅、肛门湿热之感,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,口中粘滞不爽,吐之为快。重时,晨起非吐不可,进行性加重。

⒐体温异常,倦怠无力:下午体温常常37-38°C左右,手心热、口干、全身倦怠无力,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。

⒑视力模糊,头胀头疼:平时视力正常,突感视力下降(非眼镜度数不适),且伴有目胀、头疼、记忆力下降。


本文未完待续......


由广东省参茸协会组织,中医药领域顶级专家执笔,钟南山院士作序的的贵细药材滋补养生系列书籍《我要滋补》一书已出版发行。欲购买《我要滋补》请联系:陈小姐:15999904213(微信同步)林小姐:18825090437(微信同步)黄小姐:18819134699(微信同步)


联系我们:(020)32206039、32206251
版权所有: 广东省参茸协会
备案号: 粤ICP备14046626号

粤公网安备 44011202000304号

主办单位: 广东省参茸协会 网站制作:广州宏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